人人都想知道” 烤出完美泡芙的秘訣” ,其中的脆皮泡芙 (或稱菠蘿泡芙、餅乾泡芙), 比起一般泡芙或閃電泡芙,在亞洲地區似乎要來的受歡迎,不過失敗率看似也較高?但其實其實兩者間的失敗主因幾乎是相同的。不少人在操作時或許已注意到所有細節,但出爐的成品外型,甚至消風洩氣的模樣,就完全是自己當下的情緒寫照!泡芙看似是簡單法式烘培點心基礎,不過涉及的烘培科學知識卻不遑多讓,幾乎每個操作環節都自有一個重要變數,為了避免這些失敗問題成為無線迴圈,這篇文章重新收集並歸納,自2016~2021年期間,來自眾多...
對舒芙蕾稍有概念的朋友或許知道,這份精緻的法式甜點絕對需嚴守趁熱吃準則,出爐後的上桌時間只能用快、狠、準來形容,她迷人的美麗外型只有1~2分鐘的壽命,堪比曇花一現稍縱即逝還要珍貴。這在拍攝影片上也是一大挑戰,但既然「舒芙蕾」是法式點心中不可錯過的明星級人物,那麼大家就應該學會。
這份配方保證是五星等級的不萊嗯獨家版,不僅使用質感上乘的低甜度黑巧克力,而非常見的可可粉添加配方,同步還搭配了歐式甜點大師所偏愛的烈酒添加,因此香氣更為升級、出眾。大家能自由選用質地、風味(如橙橘、薄荷…等)不同巧克力來...
法式鹹塔是法文字 Quiche,在不萊嗯居住的加拿大魁北克省法語區,算是一道相當普遍的料理,她的發源地正是美食國度法國,所以在中文裡我們大多會直稱她為法式鹹塔(派)。無論是用英文或法文字義來搜尋翻譯Quiche,它被會被解釋成為蛋餅,當然不是台灣那種早餐蛋餅。要更精準定義Quiche這道料理,它應該是以蛋液混合了起司(通常是帕馬森起司-Parmesan cheese),並填入不同餡料所製作出來的一道鹹味烘培。
比較常見的配方是「洛琳鄉村鹹派」,那是鄉居生活中相當容易取得的食材培根與洋蔥,混合了蛋...
法式鹹派 Quiches 在台灣多被統稱為鹹派,在法式點心中歸屬於鹹點口味其中一種,法式鹹派的英法文拼音都一樣,發音唸法則稍有不同。素有小巴黎之稱的 Montréal (魁北克省 - 蒙特婁),也因為是全球第2大法與區,也是加拿大最為集中的法語區,因此不少飲食習慣從承襲或發展,自然受到早期法國移民影響,因此不少在地銷售簡餐的咖啡館,也都會看見 Quiches 身影。過去不萊嗯所經營的咖啡館,義式煙燻火腿或蔬食兩種口味Quiches,午餐時段也是不少上班族會搭配一碗濃湯當作午餐的常賣商品。
以下這...
美式檸檬派絕對稱得上是一份正統,且風味與做法皆傳統的的美式甜派甜心。從維基百科 ( Wikipedia) 找到的解說:「Key Lime Pie 起源於美國佛羅里達州,但也有人稱它為墨西哥檸檬派,這或許與墨西哥超級愛用綠色檸檬入菜有很大淵源」。與法式經典檸檬塔,最大的不同,並不是使用黃色香水檸檬或綠檸檬,而是這份配方因採用大量煉乳與檸檬汁交互作用後,所獲得的獨有,帶著乳脂香氣的酸甜風味,這也是「美式檸檬派- Key Lime Pie」最有特色之處。
原始配方與做法僅藉由檸檬汁、煉乳與雞蛋混拌,讓...
想要介紹這份"Mojito-莫希托"飲料全是因為上星期跟老媽Facetime時,說到台灣近來好像很風行用檸檬來製作居家無毒清潔劑,我說檸檬不是很貴嗎?結果她說今年的綠檸檬超便宜的一顆只賣台幣一元。一元低價固然讓人驚喜,但種檸檬的農家也未免太難賺了吧?這突然讓我想到加拿大的盛夏不知是不是大家調酒喝得多,過去開店時檸檬通常是漲價趨勢,不過包括不萊嗯自己也不例外,有機會到鎮上餐廳吃飯,餐前偶爾會習慣點一杯調酒,只是點來點去都是那幾款,而一杯調和了綠檸檬、薄荷及白色蘭姆酒(White Rum)與氣泡水的...
脆皮泡芙或又稱為奶酥泡芙或菠蘿泡芙,其主體麵糊與先前介紹過的迷你泡芙完全相同。主要的差異在於上頭多覆蓋了奶酥,成品尺寸也較大。如果你已經掌握泡芙麵糊製作技巧,那麼就能輕易衍生出許多種造型變化,例如閃電泡芙,泡芙塔…等。自己最常製作的迷你泡芙、閃電泡芙或是難得一做的泡芙還 (Choux Rings) 都是採用相同麵糊完成。而泡芙的內餡則多用卡士達醬配方,大家也可以在過去介紹過的影片中找到,這篇操作主要是特別介紹表層風味奶酥的做法,以及如何完美烘烤出爐。
學習法式甜點,泡芙的成功製作算是基礎入門,不...
第一次把這份蜂蜜肉桂司康餅食譜做出,咬下第一口時腦中迅速浮現肯德基的氣味回憶,或許因為不萊嗯過去在台灣早期常吃KFC時,也是葡式蛋塔還沒成為主力點心之前,總是特別喜愛炸雞套餐裡的比司吉。那時就一定要在中間夾進蜂蜜與奶油,當它們遇熱融化在一起時,大口享受那滿足的香氣與入口的滋味,在自己還不懂啥是甜點的那個年代,這種簡單的味道就深深的烙印在味道的記憶庫裡。
為何會想介紹這份蜂蜜肉桂司康餅食譜?只因為先前介紹過「超完美英式司康餅」後,某日在翻閱一本美國食譜書時,突然看見了「Honey & Ci...
第一次完成這份波士頓派新配方,品嚐第一口就大為驚艷!看起來如此平凡的蛋糕,竟然可以那麼好吃,不愛吃蛋糕的我卻被戳中味蕾。蛋糕的材料準備相當簡單,不過波士頓派的做法網路能找到不少選擇。台灣似乎大多人習慣採用戚風蛋糕體做法,我沒用過戚風蛋糕法,也是因為我沒有很愛偏乾的戚風蛋糕體。於是尋找這份配方原始在美國的經典做法給大家。操作上免去戚風蛋糕容易消泡、烘烤塌陷或出爐倒扣時發生掉落的顧忌,在口感濕潤度上大為勝出。
波士頓派的正確名稱應該是「波士頓鮮奶油派 - Boston Cream Pie」。原來在美...